加拿大有几个名字有意思的地方,比如红鹿,白马什么的,黄刀也是其中一个。
黄刀的名字的源于探险的欧洲人,当他们第一次来到这里,看到的是一群拿着黄色铜刀的因纽特人,于是不负责任地起了这个名字。记得我和SCOTT路过黄刀中学的时候,他告诉这个学校我名字来源于第一个校长,于是我说,看到要起留名,还是要当第一,难怪人们不追求万古流芳,也要追求遗臭万年。不过奇怪的是,为什么自已没有办法决定自已的名字呢,黄刀人是这样,你的名字也是这样。
黄刀是NT省的首府,NT省的面积有整个印度那么大。但在这么辽阔的土地上,总共却居住着6万人口,大约一半的人居住在黄刀附近。整个省区总共就三条高速公路,我跑了两条,3号,4号,路况没有安省和魁省的好,可能是气候恶劣的多吧。记得刚去卡尔加里的时候,就想过,如果在加拿大来做沥青生意,肯定是赚钱的。不过公路跑起来感觉也挺好,因为没有人。特别是跑在3号高速上,不由得想起程之和陈述表演的相声,老程怀抱吉他,动情的唱着,一条路,从西到东,走过你,走过我,不过这两位现在已经是生死相隔了。看着慢慢驶近的雪山冰湖,后无追兵,前无堵截,念天地之悠悠,独沧然而嚎叫,是个长征的好地方。
这里的原住居民应该是因纽特人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爱斯基摩人。传说中因纽特人来自亚洲,上古冰川的时候,他们早于我们的毛主席进行不知多少公里的长征,来到这个比不毛之地毛多一点的地方。不过按照我的考证,应该是追着什么好吃一直跑过来的,不然别人也没有受过共产主义革命教育,如何能够完成这长途冰川跋涉呢。我看还是贪吃的原因比 较靠谱,鸟为食亡,迁徙而已。
因纽特人来自亚洲我是完全相信的。到了黄刀,你会发现与其他加拿大城市不同,这里满街都是的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。当然了,只是没有人说中文。因纽特文化是海洋狩猎和独木舟。NT的的LOGO就是北极熊,连车牌都是北极熊形状的。
来黄刀的日本人很多,传说日剧中老套的桥段就是恋人们到黄刀来看极光,不过路上很多地方都是双语的,不是英法双语,而是英语和日语。记得我刚下飞机,刚找到我租的车的时候,发现车牌是北极熊,连忙拿出相机拍照做MARK,旁边一个女的连忙和旁边人解释,你看日本人就是这样,他们把他们的车子拍个照片,怕丢了。我心中大乐,反正是给倭瓜们抹黑,我就是不做声,嘿嘿。
黄刀是西北省的省府,西北省的面积有印度那么大,不过人口只有6万多人。全省只有3条高速公路,典型的地广人稀。机场不是很大,下飞机的时候使我想起了第一次到美国哥伦布下飞机走后门的感觉。飞机的大厅里是一个北极熊捕捉海豹的雕塑,背景是2010年温哥华冬奧会的吉祥物。找到了BUDGET出示了打印出来的订单,租车大妈就不停地开始给我推销保险。自已站在柜台上,听着大妈的恐吓,说如果不买保险,在这个人生地不熟,冰天雪地的地方,万一车子出了什么毛病,最少我要赔3000大刀。天人交战了半天,最后一咬牙,我就是不买。大妈像北极的海豹看南极的企鹅一样,鄙视地看了我半天,大概是觉得难得碰上一个肯租车却不肯买保险的怪物,再次拿了张纸,给我确认我都听懂了她说的话,并且把她说的又写了下来,确保她已经告诉我了潜在的风险,是我自已四六不懂,好坏不识,出了事情北极海豹概不负责,由南极企鹅独自承担之类。好不容易拿到了车钥匙,试了试车,发现个大问题,车玻璃是破的。这还了得,3000元呀,赶紧找租车的大妈去解释,海豹大妈淡定地告诉我,她知道已经做了记录了。知道就好,别和哥们玩阴的,3000呀,够回国3次了。
第一次跑到万里之外的陌生地方开车,还被海豹大妈恐吓了一番,心里怎么样都有点不踏实。打开了GPS,输入宾馆的地址,却发现怎么样都找不到那个地方。其实在BURLINGTON的时候我就试过了,以为到了这边会好一点,看来没有什么改变。正在发烦的时候,那个笑话我照相的老黑又来凑热闹,YELLOWKNIFE就一条大街,不用GPS的。我扫了她一眼,决定把她与天上的乌鸦放在一起,用轰鸣的马达对她直接无视,将车开出机场。
进了DOWNTOWN,问题终于来了,绕着乌鸦大姐说的一条街来回跑了好几趟,在开发了第二第三条街后,就是找不到住的地方,不会订了个荒村小店吧。经过一个不知是韩国还是日本的人指点(没有办法,也不怪别人把我当日韩的,我看别人也这样),一路蹒跚,终于到了住的地方。
CHECK IN倒是挺快,看了看房间,很大很舒适,扫去了一些下雨带来的阴霾。发了一会呆,发觉自已会在这个地方呆上3个晚上的时候,决定现在就出去走走。找前台的南亚朋友要了张地图,启动了那辆玻璃开了口的小FOCUS,白日梦游去了。
DOWNTOWN不是很大,乌鸦大姐也没有说错,也就一条主要街道,50th AVE。在地图上看了半天,找了几个广告,随便输了几个地址,就跟着GPS开始乱串了。顺着50大道一直往前走(当时有点转向,没有分清南北,可能主要是没有太阳的原因),慢慢地就偏离了城镇。顺着乡间小路缓缓前行,灰沉沉的天空下面,裸露的岩石上洒着斑驳的雪块,枯黄的树枝倒映在灰蒙蒙的水面上,伴随着天空中呱呱叫的大乌鸦,枯藤老树昏鸦,金断肠在天涯,倒还真应了马致远的景。下了车发现其实路上还是非常滑的,特地穿的旅游鞋看情况还是不行,走一步滑两步的,特别是听着不远处一队队狗的狂吠声,更加显得自已的狼狈。
冰上走路不容易,冰上开车就更难。不知是不是刚才在冰上的阴影,车子启动了心里还是惴惴的。顺着小路的方向不知不觉地开进了一个还没有完工的工地。前面的路还没有修好,看来是不能继续前进了。正在我下来打MARK的时候,听见后面有人大声喊了起来,这里是私人财产,不能随便进入的。原来如彼,SORRY了半天,赶紧打道回府,可惜越着急越出鬼,车子却陷到泥地里,出不来了。
看着前面的沟,后面的木头,听着轮子空转发出的噪音,心里突然无法保持平静。砖头,书上说,要想从泥里面出来,就要往里塞砖头。于是摆头四顾心茫然,苍天呀,大地呀,板砖在哪里?终于想到我的XTRAIL的好,四轮驱动就要好多了。这个破地方,干净地连块砖头都找不到。看着天就要
黑了,仔细研究了一下前后的距离,控制了一下浮躁的心情,调整了轮子的方向,把档位换到2档,呵呵,有门。前前后后拱了好几下,终于逃离了那个鬼地方。
灰色的天空下面灰色的湖,高高的电线上挂的不知是谁的鞋,裸露的黄石头,冷清的愚人码头,极光之旅,从失去颜色的地方开始。
我们几个朋友想去黄刀,请问可以向你们打听一下黄刀旅行的相关信息吗?
谢谢,如果方便的话,请问可不可以给你们打个电话?可以发邮件给我。
万分感谢!
可以呀,我的邮件是goldenfire2000@hotmail.com,欢迎来邮件交流
作家当不了,在家里坐倒是真的
那是,就像国内的朋友那样夸我,说我长得像韩国玉米一样。
那个。。。你那个身高和长相怎么能便宜给了日本人。
是呀是呀,好好灌水,以后结册出版,当个业余作家吧
谢谢鼓励,灌水灌水
所有的文章我都看了一遍,你的文笔如此好才发现你的另一面:幽默…..上班时间偷偷乐别让同事认为我中彩票了呐,今晚回家再仔细看一遍喽…..